不像其他行业,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把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以后再补行业规范,保险,保险,保险这个行业本身就要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风险。
——坤鹏论保

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普惠保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遍地开花。
截止9月底,全国推出普惠保产品的城市有37个。
而截止到本月,推出普惠保产品的城市已经超过70个。
普惠保产品的承保人也逐渐从一个城市发展到一个省。
比如前几天鹏哥介绍的皖惠保,整个安徽省的人都可以投保;还有豫健保,整个河南省的人都能投。
在没有顶层设计的情况下,普惠保这个发展速度估计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包括监管机构。
不像其他行业,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把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以后再补行业规范,保险,保险,保险这个行业本身就要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风险。
因此,2020年11月20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银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要在11月25日前反馈意见。
征求意见稿会对普惠保形成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本文重点内容:
- 普惠保有什么问题?
- 《通知》规范了什么?
- 普惠保会向哪里发展?
一、普惠保有什么问题?
不同于其他保险,普惠保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1. 亏钱的问题
普惠保真正的发展是从今年开始的。
再确切一些说,是从今年3月以后开始的。
但是,论起发展历史,它已经有5年多了。
2015年,第一款普惠保出现在深圳,由平安保险承保。
2019年的数据显示,深圳当年有752万人购买了这款普惠医保,参保率达到整个城市所有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的50%。
可是,直到今年年初,并没有第二个城市推出普惠保。
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亏钱。
截至2020年4月,运营了5年的深圳普惠医保总计保费收入为8.1亿元,总计赔付额为8.88亿元。
这个账很容易算,即使不考虑保险公司运营成本,这个收入和赔付情况,保险公司也是亏钱的。
更何况保险公司还有不菲的运营成本。
今年初,在政策的鼓励下,各家保险公司都开始重疾普惠保市场,针对解决亏钱的问题基本采用了相同的办法:提高免赔额。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普惠保的保额都是几块相加,一共凑出了300万或400万保额。
但每块都有自己的免赔额,通常是2万元。
以众安保险的全民普惠保为例,400万保额分别是:
- 医保目录内报销:200万;
- 医保目录外报销:100万;
- 院外特定药品:100万。
但是,每个保障都会有2万元的免赔额打底。

这样做的结果是,极大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
而现实也确实如此,免赔额较低的深圳亏了,免赔额较高的珠海却赢利了——珠海第一年收入2亿,赔付额仅为7千万。
2. 免赔额高的问题
提高免赔额固然解决了保险公司亏钱的问题,但却又将另一个问题凸显了出来:
很多参保人不理解什么是免赔额,保险公司在宣传时,又不怎么提及免赔额,因此,这就造成出现理赔时,难免会出现纠纷。
现在各个城市普惠保都处于早期宣传阶段,大都还不涉及理赔,等真到要理赔时,这样的问题将极可能爆发。
并且普惠保的参保人员中,很多都是无法投保百万医疗险的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尤显重要。
3. 续保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普惠保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没有提到如何续保的问题。
即使众安的全民普惠保,也只是提出续保需审核。
可是,普惠保连健康告知都不需要,续保要审核什么呢?
购买医疗险,能否续保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普惠保却很默契地不提续保问题,难道是保险公司集体失意了?
4. 主体责任问题
如果你细致地对多款普惠保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很多普惠保背后是几家保险公司在承保,如果真出现大面积理赔,到底该由哪家保险公司承担主要责任?其他保险公司责任怎么划分?
那些站台的部门,又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吗?
如果没有发生大规模理赔,这些都不是问题;但万一发生了,这些就是决定参保人能否拿到钱、能否快速拿到钱的直接因素。
《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二、《通知》规范了什么?
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非常及时,在问题爆发之前做好约束工作,可以让普惠保更健康的发展。

1. 不得参与恶意压价竞争
普惠保的保费都很便宜,最多不超过200元就可以有300万保额。而众安全民普惠保甚至只需要18元即可有400万保额。
各个城市推出的普惠保产品也都在低保费方面下足了功夫,70元以内似乎成为很多普惠保的定价上限。
恶意压价看起来对参保人是好事,可以少花钱。
但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低价,让保险公司承担了过多风险,最终还需要整个保险行业买单。
所以《通知》要求不得参与恶意压价竞争。
几十元的保险,比拼服务质量显然要比压价对参保人更友好。
2. 压实主体责任
《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要压实主体责任。
各保险总公司对定制医疗保险业务负管理责任,分支机构的保障方案和承保产品须报经总公司审核同意,并取得总公司的授权书、精算意见书和法律意见书。
总公司应加强管理,明确要求,严格规范业务流程。应指导和督促分支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做好应急预案,完善内部问责机制。
3. 负面清单行为不能做
《通知》同时还列出了负面清单,保险公司严禁开展负面清单里列出的行为:
- 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数据基础;
- 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产品或未及时报告保障方案;
- 参与恶意压价竞争;
- 违规支付手续费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
- 拖赔惜赔;
- 利用不正当手段套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
- 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 泄露参保人信息或擅自用于其他用途等。
4. 强化可持续服务
上文鹏哥提到过,对于医疗险而言,能否持续投保很重要,监管机构显然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通知》中,监管机构也专门提到了强化可持续经营。
保险公司应对定制医疗保险业务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清晰的分析判断;
- 应具备稳定、专业、规范的服务能力;
- 具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系统;
- 严格履行产品说明义务,做好风险提示。
《通知》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什么时候执行,执行时会有什么样的修改,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明确的是,监管机构已经对普惠保产品充分重视,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对市场进行规范。
三、普惠保会向哪里发展?
普惠保最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其实不仅是我们,就连保险公司自己心里也没底。
目前看来,普惠保是保险公司打开与地方政府关系的钥匙。
长远来看,普惠保可能会向两个方向发展。

1. 无限趋近百万医疗险
普惠保与百万医疗险都属于医疗险,并且都是商业医疗险。
为了后期发展,提高收入、降低风险,普惠保未来会不会提高参保门槛、增加保障内容呢?
如果朝这个方向发展,普惠保与百万医疗险的保障将会越来越像。
2. 成为保险公司获客工具
普惠保的保费很便宜,保险公司即使不亏钱,也很难通过该产品挣到多少钱。
但通过普惠保获客,是保险公司喜闻乐见的事情,并且已经有保险公司在普惠保的投保链接上放置重疾险入口。
要知道,保险产品获客的成本现在都是以“千元”为单位,能不亏钱还顺带着获客,任何保险公司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3. 成为基本医保之上的保障
虽然现在普惠保仍然是一款商业保险,但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政策上可能会希望普惠保承担基本医保之上的保障,至少目前普惠保是按这个方向发展的。
不过这未必是保险公司希望的结果。
如果能成为基本医保之上的保障,像基本医保一样接受政府管理,势必会对参保人员的信息进行严格管理。
想通过参保人员获客,估计是很难做到了。
如果仅仅通过普惠保产品盈利,保险公司估计会很难受。
未来普惠保将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也只能是根据现有情况猜一猜,具体还要看实际发展。
对于新事物的发展,除了让子弹飞一会儿,还能怎么办呢?
坤鹏论保,10年保险及投资经验,懂保险、懂投资!
本文由坤鹏论保网站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kunpengb.com/a/202012/1607422180630.html